信息中心
稻水象甲是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,具有危害时间长、繁殖快、危害重、传播扩散快和防控难度大等特点,成虫蚕食叶片,幼虫危害水稻根部,使植株黄化枯萎。一般田块减产10-20%,严重可达50-70%。若不及时防治,将严重威胁我县粮食生产安全,控防形势十分严峻。近期我站监测到部分乡镇稻田有发生危害,为切实做好稻水象甲防控,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,特发此技术措施。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要积极主动向专业合作社、种田大户和广大农户大力宣传稻水象甲的危害性,提高农民的防控意识,推动稻水象甲防控工作的开展。
(一)防控原则
坚持“早发现、早防控”和“分区治理,分类指导”的原则。按照重发区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;轻发区封锁控制;零星发生区彻底扑灭的总体目标,将稻水象甲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。
(二)防控策略
以化学防治为主,狠抓越冬成虫防治,重治幼虫,控制新羽化成虫。抓住越冬成虫秧田期防治的关键时段,开展统防统治工作。
(三)防控措施
1、化学防治
秧田防治:主要防治越冬成虫兼治初孵幼虫。用药范围除秧田外,还应包括秧田周边田埂、渠坎以及冬水田杂草等。在秧田喷药期间,应退干秧板上的水层,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。
大田防治:5月中旬-6月中旬对本田及附近田埂、沟渠边杂草同时喷药防治,可同时兼治越冬代成虫和幼虫。
新羽化成虫防治:7月上中旬为新羽化成虫羽化盛期,对大田及附近田坎、沟渠边杂草喷药防治一次。
防治成虫用药:选用10%阿维•甲氧虫酰肼50ml/亩、6%甲维•虫螨腈50ml/亩、23%茚虫威12ml/亩、40%氯虫•嚷虫嗪8g/亩、10%醚菊酯100ml/亩,以上药剂任选一种,对水50公斤叶面喷雾。喷药时间应以早上11时前,下午4时后为佳。
2、检疫措施
加强宣传,提高对稻水象甲危害性的认识,增强自我防范意识,主动阻截其传播蔓延。
加强监测。在交通要道及重发区设立疫情监测点,固定专人定期调查水稻及禾本科杂草叶片害状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。
加强产地调运检疫工作,严禁疫区稻谷、稻壳、稻草及草制品未经检疫调出,防止疫情远距离传播。
3、农业防治
春季育秧前,清除田边、沟渠边、荒地的杂草,并耙松表土,将杂草及落叶烧毁。恶化稻水象甲越冬场所,有效杀灭越冬成虫。
虫害发生区严禁串换秧苗,稻田灌水管理应坚持“只灌不排、遇水防溢”的原则。
收割水稻时,将稻草、稻茬就地处理,灭茬翻耕。
轮作倒茬、科学控水晒田管理,合理施肥。